ABS專訪|貨幣戰爭宋鴻兵:比特幣是貨幣版「梁山泊起義」,革命團體代號叫中本聰

亞洲區塊鏈高峰會 2024(ABS2024)將於 8 月 6 日至 8 月 8 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重磅回歸!為此動區邀請到知名暢銷書籍《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進行專訪。 (前情提要:ABS 2024重磅回歸!亞洲區塊鏈高峰會 8/6-8/8 再掀區塊鏈、AI與未來治理的革命浪潮) (背景補充:英港韓項目 6/20 強勢來襲台灣,揭開全球最大Web3遊戲展 ABS Game Zone 序幕!)   誰掌握了貨幣, 誰就能主宰這個世界。 暢銷書《貨幣戰爭》(Currency Wars)自 2007 年發行後橫掃全球,在 2008 年金融海嘯的背景下,成為不少人談論的話題,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就達成 25 刷,成為全球最暢銷的經濟類書籍。雖然十幾年過去了,但在新冠疫情後,有些人仍相信在貨幣背後的陰謀論並沒有停止,作者宋鴻兵老師在新版書序中表示: 十年之後,我愈發堅信自己當初的觀點:貨幣戰爭沒有硝煙,但其掠奪財富的殘酷效果並不亞於一場流血的戰爭。 正逢AI、區塊鏈與地球永續重要性日益增高的時代,貨幣仍然扮演著控制著一切的重要媒介,為即將到來的2024亞洲區塊鏈高峰會(Asia Blockchain Summit),動區特別邀請到了作者宋鴻兵作為 ABS 演講嘉賓,我們也先行對宋老師獨家專訪,與其一同聊聊全球未來的經濟市場、AI 與金融科技、比特幣的崛起與背後秘辛。 聯準會陷兩難困境:恐重演70年代經濟硬著陸 有趣的是,過去《貨幣戰爭》一書中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的深遠變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預測似乎正逐步應驗。 在疫情爆發後,美國實施了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導致全球正處於高通膨與經濟緊縮狀態,國際市場上的主要關鍵角色正在深刻影響全球的政治和經濟格局,宋鴻兵老師認為當前世界經濟主要仍不脫美元體系的影響: 今年以來,大家都在盼望美元儘快降息,但從聯準會最近的一系列表態和通貨膨脹的情況來看,美元降息恐怕比大家想像得更晚,次數也會更少。這樣一來,對亞洲多國的貨幣,如日元、韓元、新台幣和人民幣,甚至整個亞洲其他貨幣,都構成了很大的壓力。 這不僅對東亞國家,對於全世界的新興市場國家也構成了巨大的壓力,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全球經濟的復甦。因此,今年全球經濟的走勢,最關鍵的觀察點還是美元什麼時候開始降息。 綜觀金融市場消息,全球市場從去年開始普遍預期聯準會今年會降息,但至今已經六月過半,卻沒有任何降息的跡象,這使許多投資人感到困惑和不解,試圖理解聯準會的利率政策現狀以及其行動的意圖,一些合理的推論可能可以找出方向: 聯準會目前處在一個尷尬的狀態。一方面,美國的通膨尚未回到預期水平,雖然近期有所減緩,但前三個月的 CPI 有反彈跡象。聯準會希望儘快降息,因為銀行體系、商業地產和老百姓的信貸壓力,特別是信用卡違約率,各種不利因素正在堆積。 此外,美國中小銀行的未實現虧損也在不斷上升,這主要是因為過去低利率時代銀行增持的國債和其他資產在高利率下的浮虧加重。第一季度數據顯示,中小銀行的壞帳浮虧上漲了 7%-8%。 共和第一銀行已經倒閉,如果商業地產問題繼續惡化,更多中小銀行可能面臨倒閉的危險,這對聯準會形成巨大壓力。美國的財政赤字依然處於疫情以來的高峰期,淨發行國債量估計達到 1.9 兆美元。 如今,財政部轉向發行短期國債,已經佔到了全部國債現存量的 23%,歷史上通常來說不超過20%,增加了短債利率和利息支出的壓力。今年利息支出肯定超過 1 兆美元,甚至超過了軍費支出。 宋鴻兵老師認為,綜觀今年的聯準會一舉一動,剖析其中的兩難窘境,他表示,如果聯準會現在降息,市場對通膨的預期可能迅速反彈,導致新一輪更強的通膨,重蹈 70 年代的覆轍,然而,聯準會若選擇現在不降息,財政赤字、利息支出、中小銀行壓力和商業地產問題可能導致系統性危機,這也就是今年市場動盪不穩的根源。 AI發展將撞上能源巨牆:普遍題材估值過高 回到金融市場上,除了總體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近期題材充斥著AI相關類股與投資術語,各大科技龍頭的算力競賽展示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高度關注。AI 浪潮推進至此,市場不禁開始思考,這場依賴顯卡、耗費大量資源的無止盡運算遊戲是否會有止步的關鍵時刻。 宋鴻兵老師對此也引用了黃仁勳的話,提出一些新的見解,「如果 AI 按照超摩爾定律發展,到 2030 年或 2050 年,僅 AI 的電力消耗就將達到現有地球全部能源消耗的 14 倍」 這個說法或許有些誇張, 但 AI 對能源的巨大需求是不爭的事實。 假如現在 AI 股票是基於未來 10 年 AI 將達到比現在翻 10倍、100 倍的效果來計算的話,那麼最需要考慮的是能源瓶頸何時發生?美國的電力能否支持AI芯片的增長速度? 如果要達到比現在高10倍的電力供應,目前來看是不現實的,電網升級需要大規模的投資,輸電線需要大量銅,太陽能需要大量白銀,而風力和電力也受制於地區和傳統能源的限制。 宋老師提到,關鍵在於能源的積蓄,最終這場算力的競爭瓶頸,或許就會在能源的供應上陷入膠著,而這是未來不可避免的問題,除了能源、相關電力供應材料也會陷入短缺: AI 股票未來巨大的增長預期,是建立在能源供應能否跟上的假設上。 如果電力供應不足,這些預期將無法實現。 我們不知道何時會撞上這個高牆,但這是不可避免的。 宋鴻兵老師表示,實際目前銅價、銀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反映了人們對 AI 的強烈預期,然而實體經濟無法支持這麼高的增長,因為這些價格會漲得很快,影響其他工業的發展。 例如,銅價已經超過每噸 1 萬美元,若漲到 2 萬、3 萬,其他工業將受到衝擊,陷入衰退。未來幾年內,這堵隱隱的高牆將會出現,到那時,會發現黃仁勳的預期過於樂觀,電力消耗的增長量是底層經濟無法支撐的。 從經濟史角度來看,宋鴻兵老師回顧實際上 AI 並不是人類發明的第一次偉大技術革命,此前世界還經歷了 IT 革命和電力革命。比如,電力革命在美國早已開始,但這些革命的發展都有其限制和挑戰,AI 也不例外。 因此,宋鴻兵老師指出目前市場對新技術的預期過…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