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這輪牛市是不是「最難賺錢」的一輪週期?

筆者歷經合約爆倉後,回顧過去半年,從 DePIN 歸零到 AI 證偽再到 meme PVP,從銘文已死到 VC 幣已死再到擼毛已死,認為本輪牛市是最難獲利的一輪。 (前情提要:Glassnode:比特幣更大波動要來了,市場仍是牛市嗎?) (背景補充:富爸爸:比特幣、黃金、股市將臨史上最大崩盤,2025才有新一輪牛市)   早上醒過來發現,我徹底歸零了。過去一段時間我每天都在抄底,每天都在補倉,大家都說「真正的牛市還在後頭」,我信了,直到今天收到最後一條爆倉訊息。 錢包也是一樣的,裡面只剩不到 500 刀了。我剛入圈不到一年,三四月份那會兒賺得很開心,巔峰的時候我的資產是入圈時的 50 倍。作為一個應屆生,我用三個月賺到了同學幾年才能賺到的錢,當時覺得特有優越感,但今天市場教育了我。 今早剛開啟 Binance 的時候,還以為他們把自選列表改成了首頁顯示,後來才發現這就是漲幅榜。入圈以來第一次見紅色的 Binance 漲幅榜,我從來沒想過原來跌得少也是一種本事。 最近大家都在說這輪牛市是「地獄級難度」,今年我吃的每一頓飯局,基本都是在聽別人跟我抱怨太難了,不管是散戶韭菜,還是 VC 或者專案方。 平復了一下情緒後,我就一直在回顧過去這半年,從 DePIN 歸零到 AI 證偽再到 meme PVP,從銘文已死到 VC 幣已死再到擼毛已死,好像不光是我和我身邊的朋友難賺錢,而是行業裡的大多數人都很難賺錢。 ETF 是最後一口海洛因 半年前比特幣現貨 ETF 通過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狂暴大牛市來了。當時身邊一個同事跟我說他覺得這牛市來得很擰巴,行業裡沒看到什麼有意思的創新和敘事,但卻一堆人在喊加密革命,現在看來他是對的。 回過頭來看,當時的幣圈就像在吸海洛因,而 ETF 就是這最後一口。 這半年和同行交流下來,自從去年一連序列業機構暴雷事件後,幣圈就對「盤子」「龐氏」這些詞看開了,開始徹底擁抱騙局,有次和一位 VC 朋友吃飯,他半開玩笑地給我說「現在說一個專案龐氏是褒義詞」,但仔細一想發現確實是實話。 能明顯感受到 LUNA、三箭、FTX 這些專案和機構給圈子裡面的人立了一個很不好的榜樣。就是現在大家都覺得你越是資金盤、越龐氏、越是高槓杆,上漲的速度就越快,而大多數機構和散戶其實不 Care 什麼區塊鏈的狗屁價值,大家就想讓自己的 5000 美元在一個月後變成 5000 萬美元。 所以其實大家現在抱怨沒有新敘事,我覺得不是的,作為一個入圈新人,我至少在前幾個月還是能感受到這個行業有很多新東西,不管是銘文或者 AI 還是 meme,每天都在重新整理認知,只不過是在後來和更多同行交流後才知道,很多這些所謂新概念其實是舊瓶裝新酒。 幣圈不在意創新,只在乎錢 因此我對這個行業就形成了一個世界觀,這個圈子其實不在意創新,新敘事只是大家迷幻別人和自己的、一口一口的海洛因,沒活力了就來一口,但毒癮過後剩下的全是痛苦和疑惑。 你好好想,真的好好想想,這輪週期的哪個敘事不是這樣的?就拿銘文來說,從去年 3 月份出來被罵抄襲 ERC20,到 5 月份大暴漲拉進 OKX,最後到年底的時候直接 VC 機構和公鏈入場,莫名其妙砸一堆錢,然後這個東西就從「抄襲土狗」變成了「金鏟子」。但實際上誰心裡不是門清,這玩意兒就是垃圾。 銘文海洛因吸完後,大家又悟了,「哦!原來新的代幣標準就是創新,就是下一個百倍!」,於是乎 Solana 上的 Analysoor 從銘文變成鏟子然後變成(ZERO,ONE),然後一個什麼都幹不了的 NUTS 因為從圖變成了幣價格一天翻了 10 倍,繼而引發一連串 404 圖文轉換的意淫自嗨。 還有 AI,我這兩天細想到底,其實邏輯不就是現在美股和風投圈 AI 熱度最火麼,再找不到其他別的原因了,你會發現漲的最猛的就是一個 LOGO 和名字都模仿 NVIDIA 的 meme 幣 $GPU。有一次和一位被大交易所投了的 AI 專案創辦人,他的專案是做去中心化大模型聚合,當時他明確地和我說,去中心化的這套路子是不可能打得過巨頭 AI 的,我問那你為什麼還要做,他回答「但我覺得還是可以試試」,令我印象很深刻。 這是最搞笑的,大家都知道去中心化 AI 是狗屁,沒想到從創業者到 VC 再到交易所,每個人都裝得那麼認真,從 IO 到 ATH,全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最後亞馬遜成為大贏家。 我不知道以前是什麼樣,但至少從我入圈以來,幣圈給我的感覺就像一個鱷魚農場,每個人都在等著流動性來,然後狠狠咬上一口肉。但大家錢都拿出來了,卻發現沒有新東西,所以只能一口一口地吸粉,盼著 ETF 流動性來拯救自己,結果發現 ETF 其實是自己洗的最後一口海洛因。市場沒有流動性,沒有人能救你。 毒癮過後,大家清醒了,然後預期的牛市成為幣圈史上最慘烈的 PVP 戰場。大家炒無可炒,最後選擇 meme 娛樂至死,炒幣的頻率從一年變成一個月最後變成一天,幣價的翻倍時間從一個周變成一天最後變成一小時,盤子的市值也從幾億美金變成幾百萬美金最後變成幾萬美金,炒幣格言從「鑽石手」變成「不要格局」。 沒了海洛因,所有人都在抓狂搶跑。 價值幣割我最狠,但 VC 也不好過 之前還有一個被罵很多的是「高 FDV 低市值」的現象,有一陣子我也罵的特別狠,因為我發現自己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麼邏輯去分析、去賺錢了,每天都在寫看似有理有據的深度分析,實則晚上一兩點後賭狗靈魂盡顯。 我越來越難給這種高估值找出正當的理由,越來越不相信自己說的話,我覺得自己是在助紂為虐,幫著機構割新人韭菜,最後連著自己一起割了。 之前讀 Cobie 寫的文章,覺得他說的很對,所有代幣 / 專案 / 機會的價值發現,全部都在一級市場完成了,導致二級已經無人可接。前段時間和國內一位頂級 VC 的朋友喝咖啡,他給我講了個案例:一個做 ZK 隱私基建的小專案,在活動開幕當天估值 500 萬,到了第二天就在以 2000 萬估值重新融資了。不是沒有漲幅,只是你看不見,不是沒有機會,只是你沒資格。 上個月和一位同行…

Leave a Reply